考虑一些问题。确立一个自己。
卡上突然多了 10w 块,你会怎么花?你的欲望和目标何在?
为什么难以处理主题开放且自由的任务?
究竟在围绕什么而旋转?你有想清未来的方向吗?
基本的想法是“探索”。正如我一向强调的那般。然而,“探索”二字不加宾语只是无谓的挡箭牌。人生,从宏观上来讲,自然有无尽可能;可一个人的精力与时间、金钱成本终归有限,不可以从大局上泛泛而谈各种可能性。
让我们再三回顾一番我会做什么。追番。推旮旯。解谜。玩独立游戏。写虚拟日记。读书。还有吗?刷视频、推特/微博等信息流。呃,我得到了怎样的体验?前数者是欣快感。解谜兼有些思考的趣味,读书有些受启迪的趣味。写虚拟日记——最近的行文没有那么流畅且优良了——不过依旧体会到创作的沉浸与美好。对,“沉浸”,这是核心。这个学期以来我还在重新认识这个词。
我想要怎样呢?上述这些极大概率会保持下去。但——读书,哲思与文笔;绘画/简笔画,小巧而生动;音乐,触达心灵。偏题了。怎么花呢。只是消费么,但消费为的也是体验。想清楚,比方说买部最优秀的相机,出趟国,拍下最壮美的风景。对,还有用于音乐与美术的学习投入(报班?虚拟歌姬?乐器?)上述这些都需要时间,但两种成本未必冲突啊。总而言之,无需吝惜钱财;时间被挤占,也要清楚有充足时间时会做什么——音美。对吧,培养一项有格调的爱好,而非受技术捆绑,你不想那样,再说之后自会那样。
创造力去哪了?老实说我应该只是在害怕做出不好的决定而犹豫,这一压力让我无法从容应对。自由创作的作业,最初想法是做个冰柜,但因不会处理合页只好作罢。另外,难以处理开放任务,也不可避免地有应试心理作祟。你究竟有无想法或点子?不可以重复过去的自己了。不可以一味地体验而不做出选择哦。不可以一味地接受别人喂给你的东西哦。
为了感受而活着。既是短期也是长期。肯定不是围绕学积分,没必要。你的能力已经相当不错了,要有自信;别人也有很多可学习的长处。未来方向……专业的方向还不太好定下来,但我想读研/就业/出国的选项应当开始慎重思量了。出国也可以是短期的交换。目前倾向于第一个,去北京也算圆梦,大概这样。
很羡慕有主见、有自己想法的人。与我,与他们共勉!